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品读 | 逢墟是一幅乡村风情画,曾流淌着母亲的(2)

来源:农家参谋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0-09-01
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
【关键词】

【摘要】“少年不识愁滋味”,不知道幼时的我是否也曾同情过母亲?如今想来,来回六七里路,她挑着去,蹲半天,挑着回来的步子,有多重呢?挑到墟上的东西卖

“少年不识愁滋味”,不知道幼时的我是否也曾同情过母亲?如今想来,来回六七里路,她挑着去,蹲半天,挑着回来的步子,有多重呢?挑到墟上的东西卖出,所得有几?

墟市也是证明母亲聪慧的地方。

村里很多妇女,甚至一些年轻的姑娘,都愿意跟母亲靠近摆摊。因吃不饱饥饿而无力上学,在腰陂小学辍学的母亲口算厉害,火速就可以算出成交价,分毫不差。很多村邻卖东西,都要向她求助。

跟着母亲逢墟,每次她去摆地摊卖东西,我则按约定守在书店等她。与供销社相比,书店的书好多啊!我买的第一套上下两本《三国演义》,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,就是在此买的。

多年过去,辗转数地,几次搬家,这套书脊要靠胶布固定的两本书,依然摆在我的书架上。

一本新书,在那个贫困的年代,不啻一件奢侈品。尽管母亲从来没有拒绝,但提出买一本书,年少的我依然要鼓足勇气。

记得有一次母亲到书店,从口袋里掏出刚刚卖东西换得的钱,帮我付买书的款时,对书店经理说:“我这孩子,就喜欢看书!“我能感觉到,身为农妇的母亲不但没有一丝心痛,反而为一个爱读书的孩子而喜悦、自豪。

如今的我在想,不知道换回一本书,母亲要卖掉多少只辣椒、多少粒黄豆、多少颗花生?要费多少心思种?卖的时候要在地上蹲多少时间?到县城读高中之后,我就远离了腰陂墟。

参加工作后,曾经专跑“三农”,我联想腰陂墟的繁华,找到了思考观察湖南农民负担问题的一个极有价值的视角,这令我非常兴奋。

一年又一年,腰陂墟的变化,我从母亲的嘴中随时听得到。比如,建房大量使用水泥板,木材市场消失了;镇上新建了农贸市场,交易已全部转移到那里。

回乡看望父母的我,走在腰陂的老街上,已经看不见当年沿路为市的墟场了。如果不是桥头孤零零的铁铺,还叮叮当当传出似曾相识的打铁声,镇上当年万人空巷逢墟的丝丝印迹,已经荡然无存。

恍惚之间,此时此地的我甚至怀疑,三十年前的繁华记忆是否一场梦,是否来到了记错了的一个地方…… 是的,这消失的腰陂墟,不由不使我泛起了淡淡的乡愁,但我却并不悲伤。

记忆中的逢墟,虽然是那么一幅美丽丰富的乡村风情画,但画后的底色,却隐藏着让人不堪回首的贫困、艰难,告别是多么正确的事情!

所幸,这幅画给我留下了特别温暖的一笔:这里曾流淌着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护,见证了一个懵懂乡村孩子对知识的喜好。

那个年代的中国乡村,有多少这样卑微生存却勤劳聪慧的母亲,有多少这样土里土气却一样充满向往的孩子?此时此刻,我的脑海里又浮现了那幅场景:幼小的三兄妹在村头翘首以待,田野小路上,那逢墟归来母亲的身影。

原标题: 《墟场的母亲》

点击 在看 让我知道你在

文章来源:《农家参谋》 网址: http://www.njcmzz.cn/zonghexinwen/2020/0901/437.html

上一篇:付强:操心农事的田管家 做农户的田参谋
下一篇:做好“参谋官” 争当“特长生” 县委十三届十一

农家参谋投稿 | 农家参谋编辑部| 农家参谋版面费 | 农家参谋论文发表 | 农家参谋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农家参谋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