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农民到艺术家的距离究竟有多远——记“乡长画(2)

来源:农家参谋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3-04
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
【关键词】

【摘要】好不容易等到“文革”结束,准备参加刚刚恢复的高考,重拾梦想,但是队上的贫协通知,他被选为生产队副队长。 贫协只有贫农成份才能加入,他是佃

好不容易等到“文革”结束,准备参加刚刚恢复的高考,重拾梦想,但是队上的贫协通知,他被选为生产队副队长。

贫协只有贫农成份才能加入,他是佃中农出身,进不了,但他的爱人是。

爱人欧长兰是烈士之女。爱人告诉他,是全票通过的,大家都说杨家那小子是个人才,能折腾,一定能带领全队致富。

这种信任,无法拒绝。同时,在他的心里也有一个脱贫致富的梦想。

杨永安接受了这一任命,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这份责任和使命,也是这年,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
这一年,他28岁。

放学路上的那棵千年古松依然故我,而他的画家之梦越来越远。

二、这个距离,可能是漫长的两个十四年

人的命运往往是由一个又一个偶然组成。

在杨永安的艺术人生中,也有这样的偶然。

从1978年出任副队长步入仕途,到1992年5月成功拜师,成为梁树年先生的关门弟子,十四年。

从拜师成功,再到2005年恩师仙逝,又一个十四年。

两个十四年,是一个偶然。

两个十四年,谁可坚持如此之久?

首位访华的法国元首蓬皮杜说过,命运是对一个人的才能考验的偶然。

两个十四年,杨永安正是经受了这种命运的考验,才把偶然变成必然。

2006年,杨永安与同门师兄李春海、李发增、高北峰、程振国、周曦、赵刚、张进、张和平等人,在中国美术馆举办“松石友山水画展——纪念梁树年先生诞辰九十五周年”。

他参展的十幅作品,都是六尺整纸以上的大幅画面。杨庚新评价说:“与松柏结缘,始于画松,成于画松,追随恩师的足迹,永安初告成功。”

这一年,杨永安57岁。

艺术家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家,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是,他的作品必须不同于古人先辈和同辈同仁,带有明显而深刻的自我印记,即“做自己”。而他,作为一名基层党员领导干部,党的纪律要求他不能“做自己”,必须“为大家”,这也是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。

那么,在这种两极的矛盾之路上,他是如何实现破茧成蝶的?

很多人对此感到好奇。

1985年2月,杨永安以市劳模身份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表彰大会,第一次见到梁树年大师的作品。

那是四幅松树图,从左至右依次是溥杰、魏紫熙、梁树年、刘宝纯,都是大师级人物,画得都是松。他感到,“尤其是梁树年老师的松,纯水墨画的,最精彩!”

他想拜师。

梁树年乃张大千大风堂正式弟子,画坛一代宗师也。杨永安知道,大师绝不轻易收徒,他此时的水平差得不是一星半点,又怎敢攀大师的高枝。

另一方面,从三队调任四队队长之后,通过推广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和引进无锡茭白种植技术,用了三年时间,使生产队社会的收入水平居于全村第一。乡里起用这个能人,让他当清河村委会主任。

从队到村,工作量大大增加,又有前面的成绩标准为参考,上级和全村村民对他的期望更高,怎敢有负?怎可轻言拜师?

1986年10月,他再次邂逅梁树年先生的作品。

那天,杨永安带队到中关村进行项目考察,用自己的画引起了项目负责人的关注,答应到他们村进行可行性调研。

谈判结束后,他们到海淀长征饭庄就餐,发现墙上挂着一幅丈二匹作品,正是梁树年先生的《松青柏翠图》。他感到十分亲切,仿佛当年放学路上的那棵千年古松,在他的笔下完成了一般。

他心里想,反正梁老师也在北京,有这地利,去看看也是好的。接着,他又想,自己的绘画水平没什么突破性进展,没准备好,万一被拒绝,再想拜师,就难了。所以,没有贸然成行。

常言道,缘分来了,挡也挡不住。

一个意外的机会,杨永安主任得知,梁树年先生的内弟徐岳宾就住在他工作过的清河四队,深感惊喜和遗憾。

惊喜的是,有了人和,离拜师更进了一步;遗憾的是,近在咫尺,却不知。

被杨永安称呼为徐大爷的徐岳宾,早年曾与梁树年、郭传璋一道拜北京名家祁井西为师,中途改学了会计。徐岳宾自然知道杨永安学画,对他的人品和才干多有称赞。因杨永安专程登门拜访,才知道他仰慕梁树年,当即拿出家里收藏的梁树年三幅作品,给他观摩,甚至让他拿回家去临摹,连借条都不用打。

杨永安对大师之作个中奥义更多了一层体会,拜师的念头更加强烈。

著名印象派画家惠斯勒说,艺术可遇不可求——它不会因为你是平民而对你视若无睹,也不会因为你是王公而对你青眼有加。天时未到,即使是最睿智的人也不能使艺术品诞生。

文章来源:《农家参谋》 网址: http://www.njcm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304/664.html

上一篇:1958年,一位农民在银行存了77块钱,60年后去取出
下一篇:发展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 让农民钱袋子更鼓

农家参谋投稿 | 农家参谋编辑部| 农家参谋版面费 | 农家参谋论文发表 | 农家参谋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农家参谋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