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黑龙江农民捡到一个铁块,每天发出声音,上交

来源:农家参谋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5-15
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
【关键词】

【摘要】“大号域中平,皇威天下惊。参辰昭文物,宇宙浃声名。“——杨炯《奉和上元酺宴应诏》 泱泱华夏三万里河山,煌煌先哲五千年文明。历经风雨洗礼,历史的温床蕴养出无数于中华冠

“大号域中平,皇威天下惊。参辰昭文物,宇宙浃声名。“——杨炯《奉和上元酺宴应诏》

泱泱华夏三万里河山,煌煌先哲五千年文明。历经风雨洗礼,历史的温床蕴养出无数于中华冠冕之上熠熠生辉的明珠——文物。文物是历史的遗留产物,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和科学价值,往往还能够为同时期的历史研究提供线索,让现代人民一窥历史上的生产生活方式。固然是历史造就了文物的风华,但如今历史的璀璨更要依靠文物来展现。

为此,国家大力推动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,还针对文物成立了专门的科研队伍,以求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赠。除此之外,各种文化综艺如《国家宝藏》的诞生,更是呼吁全体国民肩负起保护文物的责任,并自觉自愿加入到保护文物的团队中来。文物的保存不仅是对历史的纪念,更是让中华文化长久传承和延续的一种方式。

尽管国家有专门的研究队伍,但仍有很多文物是由国民发现后上交的,并且发现过程总是带有很强的戏剧性。铜坐龙的发现就是如此。仅谈铜坐龙的名字大家或许会茫然,但看到介绍就会感慨这真是件国宝级藏品。

元代诗人刘因诗云:“万里河山有燕赵,一代风俗始辽金。”谈到铜坐龙一定绕不开的就是金国,因为这铜坐龙正是金代皇帝御用车辇上用来彰显皇权威仪的装饰品。

一、铜坐龙的起源

龙是由中国先民创造的一个独特的动物形象,但历经时代更迭龙的形象早已刻进了中国人的脊梁。而在历史上,龙更是尊贵无匹的象征,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君权,非天子不可称真龙。所以当北方女真民族的铁骑闯入中原,游牧文化与中原文明发生冲突并互相融合之后,龙的形象也被金政权的统治阶级所接受和喜爱。

铜坐龙是金代早中期皇室的御用器物。据《金史·舆服》记载,金世宗完颜雍在大定六年也即1166年规定,将金辂“轼上坐龙改为凤”,表明铜坐龙曾经装饰在皇室的御用辇车的横木上,此外还有文献记载,铜坐龙也曾被用在马车的顶轮上。这些记载无不表明了铜坐龙的起源,即金代皇室马车上的装饰物。

我们经常称自己为“龙的传人”,就是因为龙的特殊神圣代表,现代社会,也有一些关于龙的传说和故事,被广为流传。其中,就是黑龙江一个农民意外捡到龙的故事,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?

二、铜坐龙的发现

一个秋天,黑龙江省的一位农民老裴准备给家里养的猪砌一个猪圈,喂养起来干净方便些,但苦于家中少有余钱,而砌猪圈的砖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,正当他苦恼时,忽然想起家附近有一处古城墙,为了省钱,他打起了去古城墙上“取”点青砖的主意。

某天天黑之后,老裴扛着锄头推着车来到了城墙边,二话不说就埋头刨砖,直到一块块砖头将推车逐渐填满,老裴还感到挺顺利时,却忽然听到“铛”的一声脆响,居然是金属撞击的声音,老裴大惊之下赶忙将锄头丢在一边,用手将刚才滚落的一大块泥土扒拉开,却发现了个黑漆漆的铁块,由于看不清是什么东西,老裴就在取够砖后将这个铁块一并带回了家。

回到家后,老裴用水将其仔细擦洗干净,却发现只是个黑沉沉的铁疙瘩,外形还古怪得很,看着像龙又像是别的动物,看了半天也没看出这东西有什么地方值钱来,老裴有些失望,但想到是从古城墙里挖出来的,保不准是什么文物,又不敢随意丢弃,就在家里找了个地方暂时将其藏了起来。

一段时间过去,老裴突然想起来家里还存着个不知名姓的东西,又将它拿出来细看,边看边想这到底会是什么,直到走到窗户边,老裴随手将这铁疙瘩放上去,谁知竟突然传来了“呜呜”的声音。老裴被吓了一跳,赶忙又将这东西放回了原本藏着的地方。

这之后的一段时间,老裴发现只要这东西拿出来就开始怪叫个不停,尤其是晚上,听着那声音简直吓得人不敢睡觉。老裴害怕这东西有什么奇怪之处,于是很快就将这东西交到了文物局,经鉴定为文物后专家还对老裴上交文物的行为进行了表扬。

三、铜坐龙的鉴定

原来,这个东西叫做铜坐龙,是金代皇家马车上的装饰品,具有非常尊贵的象征意义。金代的铜坐龙与其他朝代相比有几处比较明显的变化,尤其是头、尾和翼部。与唐、宋、辽几代的坐龙相比,近代坐龙上下两颚长度相似且肩部飞翼多有卷云纹,其中部分坐龙更是没有飞翼。此外,金代的坐龙具有两个普遍性的特征,那就是无鳞纹和尾部上翘。

文章来源:《农家参谋》 网址: http://www.njcm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515/1108.html

上一篇:猪蹄壳不要扔,药用价值极多,是农民赚钱的好
下一篇:你见过农民在山里剖晒地瓜干吗?地瓜干有哪些

农家参谋投稿 | 农家参谋编辑部| 农家参谋版面费 | 农家参谋论文发表 | 农家参谋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农家参谋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